一、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美丽古都南京,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创新名城。金陵科技学院创办于此、扎根于此、成长于此,是一所极具应用特色、城市型特征鲜明的公办综合类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 11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设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美丽的方山脚下。学校占地总面积101.64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7.69万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1人,双聘院士1人,还聘请了国内外6位院士为学校荣誉(名誉)教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硕士研究生近170人。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涉及经济学、文学、工学、农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的63个本科专业。多年来,我校秉承“厚德兴业”校训,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主动走地方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培养了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人才。当前,学校紧扣“两全”主题(全心育人育才、全力服务南京),坚持“两建”目标(高质量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建设新兴应用型大学)、深化“两化”战略(南京化体系战略、网络化体系战略),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二、学校2025年招生计划安排
2025年我校共安排招生计划4027人,其中在江苏招生计划3142人,在省外招生计划885人。在江苏的招生计划中,分别安排文科类计划348人、理科类计划2207人、农科类计划149人、中外合作类计划160人、艺术类计划278人(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三、学校招生科目组安排
根据江苏省新高考政策的要求,2025年我校在江苏招生(代码:1128)设置了12个院校专业组,并根据院校专业组分别投放招生计划,分类如下:
1、提前批次设置了2个专业组
艺术类(专业组112811):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艺术类(专业组11281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本科批次设置了10个专业组
(1)文科经济类(专业组112801):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文科人文类(专业组112802):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3)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专业组112803):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4)理科经济人文类(专业组112804):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5)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专业组112805):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6)理科理工类(专业组112806):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7)理科材料类(专业组112807):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8)理科农业类(专业组112808):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9)理科中外合作类(专业组112809):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10)理科农业类(专业组112810):首选物理,再选生物;
(注:招生计划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四、学校在江苏省的录取原则?
普通类专业: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依据投档成绩录取并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
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成绩及省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省考试院规定比例计算综合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投档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统考成绩、文化统考成绩、外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五、学校有哪些重点学科、特色专业?
金融、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农业、会计、旅游管理、戏剧与影视、设计等11个专业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学、旅游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动物医学、古典文献学等 15 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园艺学、工商管理、设计学为省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
会计学、旅游管理、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6个专业为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培育点。
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会计学、动画等9个专业为省级品牌建设工程项目。
六、学校师资力量怎么样?
学校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内培外引,努力构建一支“双师双能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1人,双聘院士1人,聘请了国内外6位院士(一级教授)为学校荣誉(名誉)教授。
另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紫金人才计划”、南京市劳模等优秀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化课程建设,其中6门课程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3门慕课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76门在线课程在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上线。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
七、学校科研力量如何?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坚持发展科技为第一要务,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前瞻性新技术研发,以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全力提升科技研发和服务能力。
近三年获得授权专利近1000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纵横向项目2400余项,3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学校积极主动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建设有江苏省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科技平台80个,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科教服务、知识产权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学校荣获“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等奖项,成立20余年的农科教讲师团荣获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八、学校实验实训条件如何?
学校现有电工电子、经济管理、建筑智能化、土木工程、艺术设计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工程、车辆工程、功能复合材料、大学生创新创业等4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含建设点)。建设有江苏省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科技平台80个,“金科创客汇”等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实践平台3个。
九、学校在学生培养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学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服务兴校的办学方针。努力培养学生领悟做人道理,激发成才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勤奋刻苦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理能力、应用能力、优化行为习惯养成,逐步发展到善于沟通合作、展现个性特长、创新创业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1、从严治校:严格规范,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全程管理。
抓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严格规范,质量监控全面缜密。抓学生管理:辅导员、班主任实行二十四小时负责制,对学生关心、指导、管理、帮助到位。抓宿舍管理:以宿舍为第三课堂,抓作息纪律,抓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文明生活和自理能力。抓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爱、自信,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道德境界。
2、质量立校:保本科质量,创应用特色,展个性特长。坚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培养兴趣。夯实基础,发展个性。发展特色教育:强化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按需办学,学以致用。优化师资队伍: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专兼结合,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并重。完善实验条件: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确保学生实验、实训,掌握前沿技术、技能。建有校园宽带网,推进网络化教学。营造优良教风和学风:勤奋、进取、严谨、求实、创新。
3、服务兴校:以“四满意”切实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十、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怎样?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力扶持师生在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除了和企业、院所、政府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外,还自主投资建设了大学众创空间——“金科创客汇”,采用多方合作机制,为大学生创客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综合服务,努力“助创业者起步、伴创业者成长”。2016年“金科创客汇”荣获国家科技部认定,同时成为南京市首家荣获国家级“金字招牌”的高校大学众创空间。2020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又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省级双创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大学生创新创业又增添了一个省级实践平台。
广阔的实践平台吸引了大批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团队,近几年来,学校共有近200个学生创业团队、近千名学生在校进行了创新创业实践尝试。目前入驻“金科创客汇”的大学生创业企业30家,共孵化7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3家“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等一批优秀大学生创业企业,涌现出了“科创之星—余冠廷”“节能之星——屈尊阳”“云打印之星——张晓晨”等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江苏科技报、江苏教育发布、新浪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大学生创业的成果进行了报道。
十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条件如何?
学校有两座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全部配有中央空调,有5500个学生阅览座位,以借阅一体化形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实验室、众创空间对学生全面开放,供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创新创业实践;学校有1个室内体育馆,3个室外标准足球场,近30片篮球场,8个网球场供学生体育锻炼;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宿舍夏有空调、冬有热水器等,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网速还特别快。学校有3个环境舒适、菜肴花色品种多样的大学生食堂、3个生活大超市,为学生提供多样、安全、便捷的生活服务,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生活满意度50强高校”。
十二、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2025年设有中澳软件工程、中英通信工程、中英土木工程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中澳会计学1个省教育厅批准的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凭借资深办学经验,高水准跨境育人新体系,优秀的办学口碑,学校被评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先进单位”。项目均采用“分阶段、双校园”合作培养模式,第一阶段在我校深耕基础,第二阶段赴外方院校深造跃升。为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项目学生必须有出国意愿,且具备良好英语基础。各项目获双学位的毕业生中90%以上被世界百强大学录取读研深造,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入世界500强企业高质量就业。我校涉外办学项目办学历史悠久,规范、安全、经济、高质,中外双院校培养、双校园熏陶、双重文化滋养、双学历学位赋能,是莘莘学子实现人生跨越,融入全球化浪潮的理想选择。
1、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合作办学,软件工程3+1本科双文凭,计划招收理科考生50人。
2、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MU)合作办学,通信工程3+1本科双文凭,计划招收理科考生40人。
3、与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GCU)合作办学,土木工程3+1本科双文凭,计划招收理科考生40人。
4、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合作办学,会计学(中澳学分互认项目)计划招收文科考生15人,理科考生15人。
十三、毕业生就业、考研情况如何?
学校专业设置紧贴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生专业基础扎实、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广泛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多次荣获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被南京市政府授予“引凤奖”;近年来毕业生留宁率近40%,位居在宁高校前列;学校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攀升,2024年11个研究生专硕录取本校考生近40%。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四年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近14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十四、学费标准如何?
学校严格按照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学费。
文科类:5200元/年•生
理科类:5500元/年•生
工科类:5800元/年•生
农林类:2500元/年•生
艺术类:6800元/年•生
眼视光学:6800元/年•生
中外合作办学类:26400元/年•生(第4学年出国到外方学习的学费按外方高校留学生标准收取)